·您的位置:本站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詳細內容 |
鍍前處理與鍍層結合力試驗
―、實驗目的
(1)了解鍍前處理在電鍍工藝過程中的作用;
(2)掌握不同電鍍工藝對鍍層結合力的影響;
(3)確定最佳結合力的工藝。
二、提示
電鍍過程是在金屬制品與電解液接觸的界面上發生的,只有當二者良好地接觸,電化 學反應才能順利地進行。當金屬表面附有油污、氧化皮時,該處就沒有電化學反應發生,因而也不會形成鍍層。結果在鍍件表面就會形成不連續的鍍層;當鍍件表面有局部的點狀 油污或氧化物時,會使鍍層不密實而多孔,或者當鍍件受熱時,使鍍層出現小氣泡,甚至 “鼓泡”;當鍍件表面黏附有極薄的甚至是肉眼看不見的油膜或氧化膜時,雖然也能得到外 觀正常、結晶細致的鍍層,但是,由于油膜或氧化膜的存在,使得鍍層和基體的結合很不牢固。當零件在使用過程中受到沖擊、彎曲或冷熱變化時,鍍層將會開裂和脫落。
金屬前處理的目的在于除掉金屬表面上的毛刺、結瘤、銹蝕、油污和氧化皮,使工件 表面清潔、光滑、活化,從而獲得結合力好、厚度均勻的良好電鍍層,對工件起保護和裝飾作用。鍍前處理的方法有機械的、化學的或電化學的,其工藝有如下幾個方面:
(1)粗糙表面的整平:有機械磨光、機械拋光、電拋光、滾光、噴砂等處理方法。
(2)除油:有有機溶劑除油、堿性化學除油、電化學除油等方法。
(3)浸蝕:有強浸蝕、電化學浸蝕、弱浸蝕等方法。
由于組成工件的金屬材料不同,且工件的表面狀態的差異,對鍍層的質量要求不一, 以及盡可能地考慮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,因此必須合理地選擇鍍前處理工藝。
本實驗在鋼鐵試片上,用不同的鍍前處理工藝獲得不同的鍍層。然后,將試件加載于臺虎鉗上,反復彎曲試件,直至基體金屬斷裂,觀察鍍層有無開裂、起皮和脫落,由此可比較結合力的好壞。
采用彎曲法測結合力。
三、實驗要求
1.配制以下鍍液
根據工藝配方,列出工藝規范。
2.按以下工藝流程進行實驗
(1)除油—水洗—浸蝕(除銹)―水洗—酸性一水洗—光亮―水洗一吹干。
(2)除油—水洗—浸蝕(除鎊彡―水洗—鍍暗鎳―水洗—酸性鍍銅—水洗—光亮鍍鎳― 水洗—吹干。
(3)除油—水洗—浸蝕—水洗—空停10!11;11一鍍暗鎳—水洗—酸性鍍銅—水洗—光亮 鍍鎳—水洗一吹干。
(4)除油 — 水洗—鍍暗鎳—水洗—酸性鍍銅4水洗—光亮鍍鎳—水洗—吹干。
(5)水洗—鍍暗鎳—水洗―酸性鍍銅—水洗—光亮鍍鎳—水洗一吹干。
3.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
將用不同前處理工藝獲得的各試片((1)~(5)各工件)鍍層的狀況及結合力情況進行比 較,并分析原因,確定最佳工藝。
四、思考題
(1)什么是鍍前處理?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?
(2)在酸性鍍銅前,加鍍暗鎳的目的是什么?
(3)經酸洗(浸蝕〕后的工件,為什么要馬上進人下一道工序?
上一條新聞:工業廢水排放標準 下一條新聞:電刷鍍技術的廣泛應用